D
文享咖啡廳 (對應文享咖啡左邊第一張)
文享咖啡廳 (對應文享咖啡左邊第二張)
左邊第三張照片
訓練生活自理能力
訓練生活自理能力



1至6歲之間,是開始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時機。當家中小朋友到了學習的特定階段時,家長應該讓他們勇於嘗試,並且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,幫助他們、教導他們、觀察他們的改變,才能參與孩子的成長,培養自己的耐心。



自理能力三大領域


一般來說,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可分為三大領域,第一大領域是指個人衛生方面,包括個人清潔、進食、大小便訓練等;第二則是居家功能,包括整理自己的房間、幫忙家人打掃;第三則屬於社會功能,包括金錢運用、生活安全、社會規範等。1至6歲的小朋友,需要學習的自理能力通常屬於第一及第二大領域,如果要進入社會功能,通常要等到上小學之後。



不同階段行為模式



● 1至2歲,邊玩邊觀察,透過觀察而引起興趣。


● 2至3歲,除了觀察和模仿之外,開始主動操弄物品,認識自己動作的因果影響,但這並非成熟行為,只是試探物品的特性及概念而已。


● 3至4歲,開始使用器具,也做得有模有樣,具有一定品質。


● 4至5歲,漸漸成為熟練行為,此階段的小朋友,自理行為通常都已經做的很好了。


● 5至6歲,行為更成熟,將技能變成行為,出現主動性,也逐漸發展出更精細的動作。




---個人照顧---


以個人照顧來說,就是大小便控制、穿脫衣物、自己進食等,通常0至2歲是屬於無律階段,難以遵從指令,再加上許多神經肌肉控制能力要到1半左右方能成熟,故1至6歲之間,才是開始訓練寶寶自理能力的最佳時機。


在訓練小朋友自理能力的時候,很多家長會有補償心態,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太忙、耐心不足,也有可能是低估小朋友的能力,這些情形往往會造成寶寶無法透過嘗試而達到學習效果,造成小朋友過度依賴。當家中小朋友到了學習的特定階段時,爸爸媽媽應該讓他們勇於嘗試,經由嘗試而學習,才會有最好的成效。



--- 著衣功能 ---


● 1歲左右,通常只能把手伸出來,讓爸爸媽媽幫忙穿衣服。


● 1至2歲之間,可以自己脫鞋子、褲子和襪子。


● 2至5歲之間,慢慢發展穿衣技巧,穿的能力會變好


● 5至6歲左右,穿與脫的能力逐漸統合。



襪子-1歲左右會脫;2至3歲會穿;3至4歲可以分正反、足跟和足面;4至5歲可分左右。


褲子-1歲左右會脫;2至3歲會穿、拉拉鍊;3至4歲會扣釦子;4至5歲會折褲管、分前後。


鞋子-1至2歲會脫;2至3歲會穿、拉開黏釦帶;3至4歲會黏上魔鬼沾及黏釦帶;4至5歲會分左右邊;5至6歲則會綁鞋帶。


上衣-2至3歲會脫前釦式衣服、可以稍微打開大釦子;3至4歲會穿、也會開始拉拉鍊;4至5歲會穿T恤、套頭的衣服、分正反面;5至6歲則漸漸趨向成熟。




--- 如廁訓練 ---


小朋友在1歲半以前,膀胱和肛門的肌肉群還未發展成熟,所以無法控制大小便,通常只能意識到「滿了就出來」的感覺。1歲半以後,小朋友的大小便時間會變得越來越規律,這時,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。


1歲半~2歲左右的小朋友,通常早上的大小便控制能力就會很好,日間不會有遺尿現象發生,最多1、2次;3至4歲,晚上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好;4至6歲就可以逐漸成熟控制如廁情形。不過,成熟控制是一回事,能夠將如廁變成日常生活功能,通常要到5至6歲以後。


對小朋友來說,小便比較簡單,大便比較複雜,通常他們都知道要穿褲子,但清潔處理過程就太不清楚。一般來說,2至3歲的小朋友,大部分都是使用寶寶專用的小便桶;3至4歲開始使用成人馬桶,並且知道要穿褲子、洗手;4至5歲左右,會意識到週遭的環境衛生,懂得沖馬桶;5至6歲以後,隨著手部功能發達,才能夠把屁股擦乾淨。



--- 進食技能 ---


寶寶6個月大以後,可以開始用雙手抱著奶瓶喝奶;10個月至1歲,能夠把食物抓到嘴巴,或是爸爸媽媽用湯匙舀好,把湯匙交給小朋友自己進食,可是會吃得亂七八糟;1歲至1歲半,開始使用學習杯;1歲半後開始會用吸管;2歲左右,配合手部發展,才能成熟使用湯匙,出現較精細的動作;3歲會使用的食具就更多,叉子、筷子都是他們練習吃東西的器具,隨著年齡增加,使用食具的成熟度也會更好。



--- 自我清潔 ---


2至3歲的寶寶,在使用器具時,通常只是裝個樣子,真正能開始做要到3至4歲,而4至5歲後才漸趨成熟。


以洗臉、洗手來說,2歲之前的寶寶,知道吃完飯要擦手,所以,會主動把手伸出來給爸爸媽媽擦;2至4歲則開始模仿爸爸媽媽洗手、洗臉、刷牙或漱口,但小細節還不夠成熟,家長必須再幫他們處理一遍才會乾淨;到了5歲,他們就可以處理一些比較小的細節;6歲以後趨於成熟,這就是為什麼小朋友6歲要開始上小學,因為他們已經學會生活基本技能,可以進入團體學習社會化生活了。




--- 居家功能 ---


當寶寶1歲左右,可以聽得懂一些簡單指令,因此,爸爸媽媽可以請他們幫忙丟垃圾,或是把東西擺放回定點;2至3歲可以做一些更精細的動作,例如開關燈、接電話等;3至4歲會開各種把手的門;4至5歲的小朋友,居家功能就更成熟,可以操縱簡單的家電;5歲以後,就可以開始做一些比較複雜、費力的事,例如按鍵盤、開關窗戶等。




--- 避免給予錯誤觀念 ---


特別提醒所有爸爸媽媽,一定要讓小朋友養成習慣及規範,不要給予他們錯誤的觀念,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定功能,家長要讓他們針對器具本身的功能來玩或使用,手機就是用來講電話、湯匙就是用來進食,絕對禁止不合宜或危險的情況發生,也避免小朋友在未來出現混淆情形。



--- 清楚拿捏衡量標準 ---


在訓練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時,一定要避免給予太大壓力,因為,當他們遇到挫折,就會退縮,但也當然不能讓他們過度依賴,因此,這當中的拿捏標準,家長必須衡量得非常清楚。


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,爸爸媽媽應該多給他們機會嘗試,然後慢慢從幫手的角色中退出來,但也不能完全不幫忙,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受到冷落。再來,就是要以鼓勵取代責備,有時父母親不經意的話語,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意願;不斷地責備,除了會帶給孩子壓力之外,也會讓他們更緊張,緊張反而會越做越不好,造成嚴重而不可預期的後果。




--- 訓練孩子注意事項 ---



1. 是否到達年齡層:家長太早要求孩子練習,其實沒有任何意義,因為他們生長發育的年齡還沒到。


2. 循序漸進:千萬不能一步登天,要有耐心慢慢來,讓孩子將每個步驟都確實做到。


3. 不斷重複:訓練的原則要一致、簡單,爸爸媽媽的方式要統一,步驟明確,並且重複練習。


4. 以鼓勵代替責備:小朋友做的好就是進步,做不好就是留在原地,家長要以鼓勵取代責備,才能讓孩子有信心繼續練習。



--- 用心參與孩子成長 ---


以目前的臨床個案來說,小朋友大部分都是「不及」比較多。很多父母會有所謂的補償心態,或是低估孩子的能力,這樣會剝奪他們很多練習的機會。陳主任建議,家長應該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,才能知道如何幫助他們、教導他們,並且觀察他們的改變,如此一來,除了能夠參與孩子的成長之外,也可以多培養自己的耐心。



--- 生命最甜蜜的負荷 ---


訓練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發展,有兩個重要的意義。第一,在於讓寶寶學習自我照顧、養成規律作息,並且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。第二,可以藉由日常生活的發展,讓小朋友能夠具有獨立性、自信心及責任感,並且擁有自我概念及社會適應能力。孩子在發展這些能力時,親子關係是很重要的一環,家長應該多給孩子機會及時間,做個有責任感的父母,參與孩子的成長,才能讓他們成為您最甜蜜的負荷。

2014-10-02 作者:前台北台安醫院小兒復健科主任 陳達德

| BACK | TOP |

© 2013 Stanford American Language School Allright Reserved.